Up


 

我們比其他夫婦都幸運。


在整個了解英國的過程中,由於我們沒有小朋友,就少操心了找學校、選學網這個問題。

我們認真的想過,即使我們有小朋友,我們也不會像很多家長一樣,千方百計的為孩子找一流學校,只要不是上流氓學校就 ok,他有他自己的人生道路,他有他自己的走法,就像有人擇吉時生孩子,風水師也說這不能改變命運,冥冥之中自有安排。

香港家長一向十分緊張孩子的課餘時間,非要把他們一天中除了睡覺的時間都填滿,說辭是你現在不為他們準備,將來就不用準備了,因為已經輸了。

我們來看看國外的小孩的生活。

我在俄羅斯見到的孩子,每天就是玩,玩,玩。

大冬天,老師在室外把水潑在地上,變冰後孩子在上面學溜冰。

一個俄羅斯朋友說,他三個孩子,最小的是準備上幼稚園的年齡,他打算不讓這孩子讀幼稚園,因為他本身就會每天帶孩子出去玩,說不上學就沒有社交根本是 bullshit,上完學出來工作的我們也沒有去學校啊,難道我們就沒有社交 ? 在幼稚園學的東西自己又都能教,為什麼非要去學校被其他怪獸家長教出來的孩子荼毒自己的孩子 ?

我 15 歲的時候,親手帶大當時才一歲多的弟弟,父母都不在香港,家裡雖然有工人姐姐,但弟弟拉肚子,一晚上沒睡照顧他的還是我,第二天理直氣壯的在訓導主任的課大剌剌的睡覺,老師問起來我直說原由,然後繼續睡,想想都覺得自己很酷。

一定有人非要說這跟照顧自己生的孩子不一樣,不能相提並論,這又是濠梁之辯,很多人也沒經歷過像我這樣帶比自己小十幾歲的弟弟啊,我愛我弟弟就像愛自己孩子一樣,我也想為他多安排,但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,就像很多有錢人都說不會把很多財產留給下一代一樣,讓他們繼承財產只是剝奪他們創業的樂趣。

說遠了,其實我想說國外的生活遠比香港輕鬆,少上幾個孩子根本沒興趣的興趣班,多點時間在自家花園跑跑跳跳,在後園的工作室裡多玩點希奇古怪的,不是更有童年回憶嗎 ? 多養幾隻貓貓狗狗,讓孩子從小就知道有責任心,多學學自理和照顧別人,不是比去參加風琴古箏色士風班,來得更有意義嗎 ?

留言